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我的乡村纪事

来源:居舍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0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我到乡政府报到的那天,是1986年的深秋了。 乡政府所在地是一处古建筑,分前后两院,一百年前是一张姓祠堂。这姓张的人家祖上在清朝的工部担任过要职,可能是侍郎那种职务,相

我到乡政府报到的那天,是1986年的深秋了。

乡政府所在地是一处古建筑,分前后两院,一百年前是一张姓祠堂。这姓张的人家祖上在清朝的工部担任过要职,可能是侍郎那种职务,相当于今天的副部级,主管建筑工程。有人说,张姓祠堂的工料是张(侍郎)在任职时,从给朝廷的某建筑工程中给挪用出来的,也许是清东陵,也许是开滦煤矿。因为没有明确的记载,也就无法进一步证实,权当以讹传讹吧。不过,联想到现实,这种官员假公济私吃回扣的事也不鲜见。

这都不重要。我到乡政府担任的职务是乡团委副书记,本来说好是来当乡团委书记的。后来,我从办公室其他的同事嘴里得知,乡团委书记是一个三十几岁的女同志兼着,她不仅是乡团委书记,还兼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、文化站长、工会干事,之所以要这样做,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为了等转成城镇户口的指标。我的前任,也是乡团委副书记,他并没有高升,而是就地免职归我管。其直接原因是,在几个月前,他上中学的弟弟跟同学打架吃了亏,回家把他哥叫了去,结果哥哥帮弟弟出了气,却把乡团委副书记给丢了。党委分管我们的副书记并没有把这个事情的原委告诉我,是党委书记在某一天晚上与我一同值班时跟我说的。党委书记还跟我说,之所以把我从农场调来,就是看中我有几把刷子,希望我能做好乡里的宣传工作。

我们的乡政府不像其他地区,由区县政府直接管,而是由农场管辖。农场很有名,名曰双桥农场,早些时候也叫中古友好人民公社。农场是1948年建的。第一任场长叫李直,传说当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。他的儿子李锐现在在山西,曾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,第十二届台湾《中国时报》文学奖等,是个很著名的作家,1969年从杨闸中学毕业后到山西插队。我在1985年第2期《当代》杂志上曾读到过他以农场的生活为背景写的中篇小说《红房子》。小说中写的农场东院的红房子,我曾经在那里工作过一年多。再后来,李锐的名声越来越大,一度听说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。为此,他还退出了中国作家协会。我一直想跟李锐、蒋韵夫妇联系,跟他们说说双桥,聊聊文学。可机缘从未有光临过。有次打通电话,沟通得不太好,也就作罢。

党委书记所说的我有几把刷子,指的是我会写点文章。1983年中考失败后,对人生、前途近乎绝望的我,开始学习写作。在这之前的1976年,我在小学二年级时于三夏收麦时节,曾写出过“东方升起红太阳,我们早早起了床。拿起工具上麦场,革命精神大发扬”那样的战斗诗,被刊登在学校的三夏战报上。这大概就属于我的文学启蒙吧。我母亲斯时在离家附近的农场果园食堂工作。食堂旁边便是锅炉房。烧锅炉的刘师傅爱写诗,还兼任果园的广播员。我从小就经常听刘师傅的广播,声音洪亮而有激情。我妈见我整天郁闷,就让我找刘师傅聊天。我在广播里听过刘师傅朗诵过自己创作的诗。我见到刘师傅的时候,他正在锅炉房的一个角落里用左手写散文。我看了他的一些诗稿,其中有一首叫《翠柳河》。刘师傅的家距我们的村庄不过五六里路的样子,我们的北面有一条著名的通惠河。这条河从北京东便门流经通州八里桥的河流,古代是漕运河,现在负责北京东部的排污。从通惠河往南有几条支渠,我们村西的叫西大渠,刘师傅的家在河西,他们管西大渠叫翠柳河。看来,他们村比我们村有文化,浪漫、抒情得多了。刘师傅四十多岁,身体有些塌软,说话慢条斯理,跟广播时的情景一点都不一样。他在跟我聊天时,隔几分钟就往炉膛里扔几锹烟煤。去刘师傅那里聊过几次后,我就将写的三四首诗歌给他看。刘师傅看过后,说我的起点很高,他辅导不了我。他告诉我,农场机关有几个热爱文学的干部经常写作,他想把我推荐给他们。这样,我就在很短的时间内,与农场的二十几位文友相识了。不久,北京市农场局和朝阳区文化馆的文学辅导干部先后来农场座谈,并向我们这些业余作者约稿。这样,我在1984年的7月15日,第一次在《北京农场报》副刊上发表了我的小说处女作《回乡》。编辑很精心,还给配了一幅插图。同年10月,我又在朝阳区文化馆主办的《芳草地》小报上发表了散文《农场漫步》,由此开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。当时,我正在北京双桥中学畜牧职业高中读高一。我调到乡政府时,已经在大大小小的报纸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作品,俨然成了农场里的名人。

文章来源:《居舍》 网址: http://www.jushezz.cn/qikandaodu/2021/0508/827.html



上一篇:创业不忘故土真情回报家乡
下一篇:框架

居舍投稿 | 居舍编辑部| 居舍版面费 | 居舍论文发表 | 居舍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居舍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